close

IMG_0232

由台七線約12公里處右轉進來

藍灰色的窗櫺與斑駁的樑柱

這就是去年底才開張的大溪新景點

~大溪老茶廠

IMG_0184

IMG_0183

沉靜的大溪藍  給人質樸而穩定的氣氛

像是見證老茶廠的過往風華

讓上一世紀的風華

穿過光陰迴廊雋永呈現

IMG_0249

館內服務員簡單的介紹~

大溪老茶廠建於民國15年 

舊名「角板山工場」

隱身在靜謐小巷弄裡

民國45年一場大火  茶廠幾乎付諸一炬

當年老蔣前往角板山行館途中

路經此處卻不見茶廠

遂下令工兵協助重建

IMG_0185

天花板刻意的黑色煙燻色澤 

似乎有意呈現茶廠歷經大火的痕跡呢

IMG_0188

IMG_0189

IMG_0190

IMG_0191

IMG_0192

一樓文物展示區  陳列一些歷史舊照片  

還有古老的製茶.揉捻機器  大部分都看不懂

IMG_0187

就這個我看得懂  是磅秤

IMG_0194

德製第一代茶包自動包裝機(年代:1975年)

IMG_0193

這個鐵櫃可是當時的保險櫃  金庫喔

IMG_0196

IMG_0197

視聽放映間  隨意塗刷過的老鐵椅

IMG_0198

IMG_0204

簡單的導引後  並奉上一小杯茶

~ 有機蜜香紅茶

甜淡怡情  香澀得宜

茶香輕揚  口感溫潤

IMG_0250

自2010年開始

台灣農林全面修繕整建老建築物

保留了大溪老茶廠挑高建築的老滋老味

木造衍架  整排藍灰色的窗櫺 

被踩到平滑光亮的水泥地板

還依稀能窺見斑駁的歷史痕跡

IMG_0203

IMG_0218

上二樓  要先經過茶書屋

踏入茶書屋就被眼前的水池給吸引了

IMG_0206

這兒是靜水池

剛好下起一陣雨  雨滴直落幽靜的池畔

有股山水洗滌過的清新與靜謐

IMG_0213

IMG_0211

IMG_0220

茶書屋入口處  以普洱茶堆砌的牆飾

成磚成塊的普洱茶 

像書冊般  黑白相間排列出的茶牆

IMG_0224

黑白簡約  流轉禪意

沉黑與淨白的交錯  現代與古老的衝突

靜靜的空間  連空氣都輕輕的

IMG_0219

如是文青的你  可以帶上幾本書  

不趕時間  來個茶品

陽光 樂揚 茶香 書蠹…

肆意的待在兒消磨一下午

沉浸清心品茗的小時光 

受寧靜氛圍的小幸福

IMG_0227

IMG_0226

IMG_0223

IMG_0222

IMG_0201

IMG_0247

IMG_0229

走上茶廠二樓  緃橫交錯的屋頂衍架

是運用榫頭及力學結構搭建出來的

(DM上介紹共計151根)

IMG_0230

南北向牆面各設有四座像匠的通風扇

可將室外空氣抽進來  保持空氣的對流

IMG_0234

早年曾以燃燒重油為動力 

不僅讓乾燥機順利運轉

並環保節能的利用熱空氣上升原理  

透過天井傳送到二樓萎凋槽

以加速茶菁水分自然蒸發

等茶菁萎凋完成後  再進行揉捻

IMG_0235

將新鮮茶菁置於通氣的萎凋槽內 

再引入一樓乾燥機傳送上來的熱風 

進行熱風萎凋 

IMG_0246

IMG_0248

兒時常見的木窗小勾勾  

IMG_0199

色彩繽紛的小茶罐

在同一空間裡  交錯復古懷舊與現代新穎的衝突美

IMG_0252

大溪老茶廠

桃園縣大溪鎮復興路二段73280

(03)382-5089

營業時間:週一至周日 10:00-17:00

交通路線:7縣約12+公里處右轉(走到往三峽的台7乙叉路就過頭囉)

http://www.daxitea.com/

IMG_0255

購了2包茶葉

滿千加購台灣農林自釀的柚子醋

特別介紹~  

大溪的蜜香紅茶熱泡冷泡皆宜

耐泡  不苦澀  

乍看像是茶梗  

其實是製茶過程  揉捻出的捲曲條形紅茶外觀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喵喵 的頭像
    喵喵

    喵喵の小抄

    喵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