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本書  原本不是我要借的

常常有這樣的經驗吧

明明要去挑一條項鍊  確買了只手錶回來

上街要找一件裙子  結果帶了一件大衣回來

有次聚會抽獎  大家都很期待能抽到SOGO禮券

席間就有人說  還是別抽中吧

抽到1.2千元禮券  到了SOGO一定得多花3.5千塊才出得來

所以眼不見為淨  別去多逛  就不會多敗家囉

(好像扯遠了  我是要分享這2本不小心挑到的書啦)

 

「生活比慢不比快」

慢,是生活的至高境界

慢,是一種心態

慢讓人積極

慢讓人堅強

搶快,不一定就會贏

把生活放慢,讓我們步行去天堂!

享受慢的閒適,不等於無所事是

慢而不漫,慢生活與太極異曲同工

內外相和、神行一致、以內養外、身心兼修

  想一想你有多久沒有停下來思考?停一下把腳步放慢,你會發現人生的真義不在求快而在求慢,慢中有序的去了解自己,你會發現慢生活才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。

  英國時間專家格斯勒說:「我們正處在一個把健康變賣給時間和壓力的時代。而且,這種變賣是不需要任何契約的,以一種自願的方式把我們的健康甚至幸福抵押出去。」

   北歐每週的法定工時是37小時,一般人每週至少有兩個晚上到各自的業餘運動俱樂部去運動。台灣法定工時每兩週84小時,一般人常常留下來加班。北歐人除了運動外,又注重業餘進修,很多人每週去上兩晚夜間課程,培養一門嗜好。

   台灣人除了喝咖啡或蠻牛加班外,不是在家看電視就市逛街或去KTV唱歌。丹麥人認為人生的目的不是賺錢、發大財,重要的好的生活品質。台灣人認為有錢才有幸福可言,沒有錢就沒有人生,所以拼命追逐財富卻不懂生活。許多到過挪威的遊客很失望,批評挪威缺少高樓大廈,不夠摩登,但挪威人並不是沒有錢建造摩天大樓,而是他們拒絕要。台灣四處開發建大樓或豪宅,以奢華為追求目標。北歐國家國民平均年所得接近30000美元,台灣國民平均年所得14000美元。

  「慢生活」與個人資產的多少並沒有太大關係,也不用擔心會助長你的懶惰,影響你的事業,因為慢只是一種心態,是一種高智、隨性、細緻、浪漫的應對世界的方式。她只會讓你更高效,更優雅,更接近幸福。

 

 「慢活14天」

在忙碌的工商社會,時間被壓縮得非常緊迫,

大家拚命把握時間不斷衝刺,沒有時間思考,沒有時間休息,

沒有時間看書,沒有時間關愛,更沒有時間獨處。

如果忽然之間,您很奢侈地獲得14天可以「孤立」的時間,

您要如何「享用」?

14天,或許是您學習與自己共處的最好時機吧!

      老師表示,根據旅行者的經驗,14天是最適當的旅行週期。進行旅行時,7天太短,一下子就過去了,意猶未盡,14天對於旅人身心的負擔剛好到達高點,如果超過15天以上,情緒浮躁的情況會開始出現。

      在家「放假」與旅行有異曲同工之處,一週太短,身心都還沒調整好,正進入情況,還未達「滿足點」,必須進入第二週之後,每多一日,情況越佳,心理越舒適滿足。就培養新的優良習慣而言,無論是食物或心理,14天也是養成的最好時段,身心不只夠時間「學習」,也有足夠時間練習與內化,並逐漸定型,成為自己的一部分。

    一年利用14天學習慢活,是最有經濟效益的幸福投資, 洪 老師在本書中教導大家如何「在家從容渡假」:先學會用減法過生活,丟掉過多負擔和包袱;再配合餐桌上的七色彩虹盛宴,調養身心;最後學習一生受用的養生和放鬆方法,灌飽自己的幸福戶頭,提昇生活品質輕而易舉。經過14天在家的修練,內心充實滿足,相信足以令您心生歡喜,久久不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喵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